【分析】
1.模板支架支承在松软地基上,不牢固或刚度不够,混凝土浇筑后局部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,造成凹凸或鼓胀。
2.模板支撑不够或穿墙螺栓未锁紧,致使结构膨胀。
3.混凝土浇筑未按操作规程分层进行,一次下料过多或用料斗直接往模板内倾倒混凝土,或振捣混凝土时长时间振动钢筋、模板,造成跑模或较大变形。
4.组合柱浇筑混凝土时利用半砖外墙作模板,由于该处砖墙较薄,侧向刚度差,使组合柱容易发生鼓胀,同时影响外墙平整。
【分析】
拆模后,预留门(洞)口扭曲、歪曲、不方正。门洞口预留位置不正。尤其是门(洞)口一侧常设有小断面柱子,容易出现严重蜂窝、麻面。后立门口的预埋木砖振捣混凝土时容易移位,甚至找不到。
原因分析如下:
1.门口固定不牢,浇筑混凝土时位移变形。
2.门口两侧混凝土没有同时均匀浇筑,或两侧浇筑高度差太大,造成受力不均,将门口挤偏。步混凝土浇筑高度过高,也会造成门(洞)口下部变形过大。
3.门(洞)口尺寸与墙厚相同,钢模压口不严密,支撑不牢,容易发生位移和漏浆。
4.假口拆模时用大锤猛击,模板被砸坏,重复使用时容易造成漏浆。
5.门(洞)口边(尤其是小柱、门顶暗梁)钢筋较密,振捣不实,产生露筋、蜂窝或孔洞。
6.木砖固定不牢或受振捣过猛,发生位移或掉落。
【分析】
测量时,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、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。
原因分析如下:
1.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,控制网无法闭合;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。
2.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,或未按标记施工。
3.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,累计误差过大。
4.预埋件、预留孔洞未固定牢,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。
5.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。
为防止墙体出现漏浆烂根现象,在浇筑顶板混凝土时在墙边10cm范围内用大杠刮平,使模板与顶板紧密接触。
内门洞口模板,在大模板安装之前,先将门框模板安装固定就位。
楼梯间模板和梯间圈梁模板的安装。楼梯间周围房间支撑之前,需在楼
梯休息平台上安放支模架,以承放靠楼梯一侧的大模板。为了防止在楼梯间部位容易出现上下层墙体接槎处错台和漏浆现象,宜采取以下措施:
①直接从楼梯间墙向上引测控制轴线,然后再向两侧引出其他墙体轴线,避免误差累积。
②在支设楼梯间圈梁模板时,要特别注意靠楼梯间一侧的侧模,必须拉线找平、找直,必须用水平支撑顶牢。
③为了防止漏浆,可在楼梯间临时平台上加铺脚手板,大模板放置在脚手板上,中间空隙用木条塞紧。